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棉花茎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s of cotton stem rot in 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璘[1] 海艳[1] 唐晓雪[1] 祖丽皮亚·艾买[2] 焦瑞莲[1] 任毓忠[1] 李国英[1]

Sun Lin;Hai Yan;Tang Xiaoxue;Zulipiya Aimai;Jiao Ruilian;Ren Yuzhong;Li Guoying(College of Agriculture/Key Laboratory of Oasis Agricultural Pest Manage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Resources Utilization,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Seed Management Station,Shihezi,Xinjiang 832000,China)

机构地区:[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2]石河子市种子管理站,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处:《棉花学报》

基  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项目(14C262165138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900)。

年  份:2021

卷  号:33

期  号:3

起止页码:235-2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自2016年以来在新疆棉田发现1种棉花茎腐病,在潮湿环境下,该病害可导致棉花茎秆上产生纵裂和表皮组织崩溃等腐烂症状;在干燥环境下,病斑扩展明显变慢,甚至不再扩展,呈现坏死斑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茎秆枯死。明确其病原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对病害防治至关重要。【方法】从南北疆11个地点采集病样18份。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经单孢纯化,共获得20株代表性菌株。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种的鉴定,并测定菌株的致病性及其代表性菌株在不同温度、光照、pH和培养基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和致死温度,了解适宜生长、产孢条件。【结果】引起新疆棉花茎腐病病原为Fusarium incarnatum和F.proliferatum,其中F.incarnatum为优势种。适于2种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光照有利于F.incarnatum生长,黑暗培养有利于二者产孢。二者生长的最适pH均为8,产孢的最适pH均为7。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二者生长和产孢较好。F.incarnatum和F.proliferatum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8℃、60℃,菌丝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0℃、61℃。【结论】引起新疆棉花茎腐病的病原菌为F.incarnatum和F.proliferatum,其中F.incarnatum为优势种。20~30℃、pH 7~8和全光照条件有利于其生长,黑暗条件有利于其产孢,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均有利于其生长和产孢。

关 键 词:棉花 茎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  致死温度

分 类 号:S435.62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