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寒地区露天矿矿坑水混凝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pit water coagulation of open-pit mine in alpine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永峰[1] 石炳兴[2] 徐旭峰[3] 郑利祥[3] 杨建超[3] 郭中权[3]

LIU Yongfeng;SHI Bingxing;XU Xufeng;ZHENG Lixiang;YANG Jianchao;GUO Zhongquan(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Zhengzhou 450004,China;Inner Mongolia Dayan Mining Group Co.,Ltd.,Hulun Buir 021000,China;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Engineering Group,Hangzhou 311201,China)

机构地区:[1]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4 [2]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3]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01

出  处:《能源环境保护》

年  份:2021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24-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为了解决高寒地区露天矿低温矿坑水悬浮物去除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研究了内蒙古某露天矿矿坑水的水量水质,利用粒径分析、Zeta电位表征了悬浮物的微观结构,采用静态混凝试验研究了悬浮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露天矿矿坑水水量和水温均呈夏高冬低两极化,全年矿坑水的水温有8个月处于10℃以下,7个月低于4℃;初沉后矿坑水中的悬浮物仍高于15000 mg/L,悬浮物粒径大部分处于0.4~1.5μm且带负电,属于亚微米级颗粒物;室温下最佳的药剂组合为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50 mg/L和1 mg/L,最佳混凝沉淀程序为快速混合搅拌(200 r/min)2 min、絮凝搅拌(60 r/min)15 min,静置沉淀15 min;全年以10℃为基准分为常规段(6~9月)和低温段(1~5月和10~12月)加药,由于低温减缓了混凝剂的絮凝反应,低温段加药量同比常规段增加20%~33%;混凝沉淀出水悬浮物和浊度分别小于50 mg/L和10 NTU,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中的悬浮物含量限制要求。

关 键 词:矿坑水 高悬浮物 低温  浊度 混凝沉淀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