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邯郸市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及相互影响研究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utual influence of PM_(2.5)-O_(3) complex pollution in Hand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淑婷[1,2] 王丽涛[1,2] 齐孟姚[1,2] 鲁晓晗[1,2] 王雨[1,2] 刘振通[1,2] 刘营营[1,2] 谭静瑶[1,2] 张雨[1,2] 汪庆[1,2] 许瑞广[1,2,3] 张海霞[1,2]

ZHAO Shuting;WANG Litao;QI Mengyao;LU Xiaohan;WANG Yu;LIU Zhentong;LIU Yingying;TAN Jingyao;ZHANG Yu;WANG Qing;XU Ruiguang;ZHANG Haixia(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Hebei Key Laboratory of Air Pollution Cause and Impact,Handan 056038;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i'an 710061)

机构地区:[1]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邯郸056038 [2]河北省大气污染成因与影响重点实验室,邯郸056038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710061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475131,41703088);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No.DQGG-05-09,DQGG-01-07,DQGG-02-09,DQGG-03-04);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D2017402086);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17273712D,19273707D);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No.SLRC2017025)。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6

起止页码:2250-22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在河北工程大学监测站点开展了大气中56种VOCs、NO_(x)以及气象参数的长期在线监测,结合2013—2019年国控站的在线监测数据,对邯郸市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2013—2019年复合污染天数波动较大,近几年呈现增加趋势,且集中在每年的春夏季.2013—2017年复合污染天数峰值均出现在6月,2018年和2019年出现在3月和4月.气象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和气压对邯郸市复合污染影响较明显,当温度为21.0~29.0℃、湿度较高、气压偏低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复合污染,而风速对邯郸市复合污染影响较小.对PM_(2.5)与O_(3)相互作用分析发现,冬季高浓度PM_(2.5)对O_(3)有抑制作用,夏季PM_(2.5)浓度不超标时,O_(3)浓度随其升高而上升,PM_(2.5)浓度超标后变化趋势相反,当PM_(2.5)浓度大于125μg·m^(-3)时不再出现PM_(2.5)-O_(3)复合污染.虽然近年来PM_(2.5)、SO_2和NO_2浓度下降,但二次转化率依然较高甚至有加强趋势.利用VOCs/NO_(x)值分析邯郸市O_(3)生成敏感性,结果显示邯郸市春冬季属于VOCs控制到NO_(x)控制的过渡区,夏秋季属于NO_(x)控制区,且复合污染日VOCs/NO_(x)值(6.3)最小,清洁日(9.3)最大.复合污染时NO^(-)_(3)和OC浓度较高,OC/EC值与其他污染日相比最大,说明复合污染时二次污染严重,有效治理PM_(2.5)-O_(3)复合污染必须减排能同时形成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高活性有机物.

关 键 词:PM_(2.5)-O_(3)复合污染  气象条件 VOCs-NO_(x)  二次颗粒物  

分 类 号:X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