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疗法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刻板、运动行为评分及DA、NE的影响    

Acupuncture on the Twitch Behavior of Rat Model with Tic Disorders and the Influence on DA,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方春凤[1] 潘静巧[2] 狄朋桃[1]

FANG Chunfeng;PAN Jingqiao;DI Pengtao(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partment of Pediatrics,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00,China;Clinical Medical College,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00,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云南昆明650000 [2]云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出  处:《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基  金:云南省卫计委内设研究机构项目【No.2018NS0030】。

年  份:2021

卷  号:19

期  号:11

起止页码:158-1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抽动障碍(Tise disorder,TD)模型大鼠刻板行为评分、运动行为评分和血清、纹状体中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影响。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并将剩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予针刺治疗,阳性对照组予氟哌啶醇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4组大鼠的刻板行为和运动行为评分;4周后取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纹状体)检测并比较DA、NE浓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治疗1、2、4周的刻板行为、运动行为评分及血清、纹状体中DA、NE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在治疗2、4周的刻板行为、运动行为评分降低,针刺治疗组大鼠在治疗1、2、4周的刻板行为、运动行为评分降低,阳性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大鼠血清和纹状体中DA、NE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组大鼠在治疗1、2、4周的刻板行为评分降低,针刺治疗组大鼠在治疗1、4周的运动行为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TD大鼠的抽动行为,与氟哌啶醇用药相比较,起效更快,治疗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和纹状体内DA、NE浓度有关。

关 键 词:瘈瘲  抽动障碍 针刺疗法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动物实验  

分 类 号:R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