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粤北书楼丘铀矿床沥青铀矿原位U-Pb年龄和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EI收录)  

In-Situ U-Pb Age and Ele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Pitchblende in Shulouqiu Uranium Deposi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国栋[1] 罗强[1] 刘文泉[1] 江卫兵[1] 刘斌[1] 钟福军[2]

Zheng Guodong;Luo Qiang;Liu Wenquan;Jiang Weibing;Liu Bin;Zhong Fujun(No.290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Shaoguan 512026,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

机构地区:[1]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 [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出  处:《地球科学》

基  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地质项目(Nos.202035-2,201926-2,202035-1,201926-1).

年  份:2021

卷  号:46

期  号:6

起止页码:2172-21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深入研究华南长江铀矿田内“交点型”铀矿化类型,对书楼丘矿床中位于基性岩脉与硅化碎裂岩交切部位的沥青铀矿开展原位微区U-Pb定年及元素成分研究.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结果显示,书楼丘沥青铀矿的U-Pb加权平均年龄为71.3±1.1 Ma;微量元素以富集W、Bi、Mo等亲硫元素,亏损Nb、Ta、Zr、Hf、Th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微富集,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总量较低,Eu呈现明显的负异常,与富铀围岩长江岩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暗示其铀源可能主要与长江岩体关系密切,与脉型铀矿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对比及ΣREE-(U/Th)、ΣREE-(LREE/HREE)N图解指示其为低温、中低盐度热液成因,δCe值指示沥青铀矿的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矿床内“交点型”铀成矿作用主要受南雄断裂80~60 Ma期间拉张活动、产铀长江花岗岩体和基性岩脉的共同控制,进而在交切的构造部位形成了铀矿化信息.

关 键 词:“交点型”铀矿化  LA-ICP-MS原位分析  U-PB定年 元素分析  书楼丘矿床.  

分 类 号:P597] P61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