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对大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A Reflection on University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和平[1,2,3,4]

XIE He-ping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深圳518061 [2]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深圳518061 [3]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4]中国工程院

出  处:《大学教育科学》

年  份:2021

期  号:4

起止页码:4-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可以从对教育的认识、目前大学教育的缺失、"课堂+课程"的作为、大学教育的好老师、一流大学与教育强国的方向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的大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化对教育的认识,首先应对教育的本质、责任及生命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自身的潜在力量,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激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鼓励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勤奋阳光。教育的责任,可以从党和国家、社会、家长、大学功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等多个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其根本宗旨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教育的生命在于爱心的传递,在于教与学的互动,在于情感的投入。换言之,教育的生命就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前大学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学术殿堂"之环境。大学只有坚持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融合,才能真正让大学校园成为神圣的学术殿堂、社会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流大学。二是对"钱学森之问"的认识。深层次回答"钱学森之问",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素养、境界、视野的培养。对于大学"课堂+课程"的作为,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科学人文相融合的多学科知识面和广阔学科视野,充分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实施教学改革,关键在老师;只有好老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教师的水平就是一个大学的水平。高等教育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梦想,其中一流人才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是中国一流大学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

关 键 词:大学教育 一流大学  学术殿堂  钱学森之问 本科教育 课堂革命 个性化教育

分 类 号:G64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