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与预估方法综述  ( EI收录)  

Review on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methods for pavement skid resist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谭忆秋[1,2] 肖神清[1] 熊学堂[1]

TAN Yi-qiu;XIAO Shen-qing;XIONG Xue-tang(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Heilongjiang,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Heilongjiang,China)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2]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出  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3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202400)。

年  份:2021

卷  号:21

期  号:4

起止页码:32-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道路工程中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与预估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力学机理、检测方法、预估模型3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路面抗滑性能相关成果及进展;基于传统的库伦摩擦定律,阐明了路面抗滑性能的摩擦力学机理,从路面、轮胎以及接触环境3个方面总结了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抗滑性能的直接与间接测量方法,重点分析了路表纹理检测技术的难点以及测试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对比分析了抗滑性能预估的传统经验统计模型、力学模型以及机器学习等方法的优点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众多,传统的摩擦理论难以描述橡胶与粗糙表面接触界面第三体的力学行为,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具有润滑介质的接触界面摩擦机理;抗滑性能直接检测方法功能单一,成本较高,表面纹理的高速无接触自动化检测更加符合未来智能一体化检测需求,但高精度、大量程检测以及数据清洗仍是需要突破的瓶颈;相比现行的各类预估模型,经验统计模型及机器学习弱化了胎-路接触特性,导致预估模型缺乏扩展性;推行有限元仿真力学模型方法,有望进一步揭示复杂物理场下的摩擦机理,从而开发更精准、高效的路面抗滑预估模型。

关 键 词:道路工程 抗滑性能 智能检测 预估方法 机器学习  

分 类 号:U416.2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