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化情况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lectrosurgical Resection on Submucosal Myoma and Changes of Blood Flow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利霞[1] 刘润萍[2]

WANG Li-xia;LIU Run-ping(Department of Family planning,The Second Hospital of Yulin,Yulin,719000,China;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nzhong,Hanzhong,723000,China)

机构地区:[1]榆林市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榆林719000 [2]汉中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汉中723000

出  处:《血栓与止血学》

年  份:2021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835-8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以6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以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生情况为指标评价治疗疗效,记录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结果6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3.83±10.03)min,术中出血量(30.71±6.44)mL,术后排气时间(12.04±2.04)h,住院时间(4.17±1.31)d。术后1例(3.33%)患者发生阴道出血,1例(3.33%)患者发生腹痛。血流变学检测显示,T2、T3时刻血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EAI)、聚集指数(ERI)、变形指数(EDI)、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与T1时刻比较差异显著(P<0.05);T2时刻血细胞(HCT)比容低于T1时刻(P<0.05);T3时刻全血高切、血浆黏度、HCT、EAI、PAR与T2时刻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除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明显,在治疗期间存在灌注液吸收,因此应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血管性事件的发生。

关 键 词:宫腔镜电切术 黏膜下子宫肌瘤 疗效 血流变学

分 类 号:R71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