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对策考量    

On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花军[1] 许金如[1] 仇文利[2]

Hua Jun;Xu Jinru;Qiu Wenli

机构地区:[1]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江苏扬州225009 [2]扬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

基  金:扬州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攻关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20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研究”(2019JSJG359);扬州市职业大学教改一般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嵌入式’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8JGA17);扬州市职业大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项目资助;江苏省新时代基层党建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培育基地(苏社联发[2020]96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苏教师[2019]3号);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苏教社政函[2020]20号)。

年  份:2021

期  号:8

起止页码:177-1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E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新时代"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径,二者在育人目标、行动原则、基本遵循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由于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实践中存在思想认识不一致、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机制构建尚不健全等问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未见明显成效。因此,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需深化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和运行校内协同教研、思政教育内容互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校外实践教学"渗透"机制,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将"三全育人"理念落实落细,全力推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质量培育工作。

关 键 词:立德树人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三全育人

分 类 号:G6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