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还林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ypical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Vegetation in Loess Hilly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U Guan-yu(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Xi’an 710000,China)
机构地区:[1]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西安710000
基 金: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2018slkj-7)。
年 份:2021
期 号:10
起止页码:78-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不同退耕林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以黄土丘陵区恢复20年的山杏、沙棘、刺槐、油松、杨树、刺槐山桃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气体交换法测定了不同退耕林植被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并测定了其相关影响因素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退耕林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为油松,达到了6.39μmolCO_(2)/mmolH_(2)O,其次为混交林的刺槐为5.89μmolCO_(2)/mmolH_(2)O,最低为山杏,两者分别比山杏高出1.83倍和1.61倍;并且刺槐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的水分利用效率相比提高了38.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利用效率与植被因子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叶片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因子中的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碳、饱和导水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植物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强于土壤因素,其中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SPAD值和土壤全氮含量、饱和导水率是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较强的植被与土壤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油松林地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山杏最低,并且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和饱和导水率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这为认知退耕还林植被水资源利用能力以及其影响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特性 土壤理化性质 退耕还林 黄土丘陵区
分 类 号:S15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