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三角城市群的PM_(2.5)和PM_(10)演变趋势及空间效应分析    

Evolution trend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_(2.5) and PM_(10) in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鑫宇[1] 王雷[1] 潘虹[1] 谢芳芳[1]

HUANG Xinyu;WANG Lei;PAN Hong;XIE Fangfang(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1816)

机构地区:[1]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出  处:《环境污染与防治》

基  金: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No.JNHB-03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No.CX(20)3075)。

年  份:2021

卷  号:43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09-13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有效了解长三角城市群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区域内2005—2019年PM_(2.5)和PM_(10)数据探讨变化趋势和污染特征,并采用莫兰指数和局部自相关(LISA)聚类图剖析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整体PM_(10)在2018—2019年已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2)2019年箱线图中PM_(2.5)和PM_(10)月均值变化为“V”形,数据离散性与浓度变化规律一致,8月均值最低(分别为21、39μg/m^(3)),1月均值最高(分别为73、99μg/m^(3))。(3)长三角41个城市的PM_(2.5)和PM_(10)季均值的线性拟合效果各不相同,春、夏、秋、冬季的R^(2)分别为0.7807、0.5885、0.9027、0.8715。(4)长三角城市群PM_(2.5)、PM_(10)年均值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年均值都是南部较低、北部较高;沿海地区污染比内陆城市小;浙江、上海的污染程度普遍低于江苏和安徽。(5)PM_(2.5)、PM_(10)的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6,莫兰散点图数据基本集中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即高高和低低聚集,表明空间聚集特征显著,相应LISA聚类图分析结果的高高、低低聚类地区分别为皖北苏北部、浙江南部。

关 键 词:长三角 PM_(2.5)  PM_(10)  时空分布  莫兰指数  局部自相关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