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林冠环境对沿海沙地竹子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canopy conditions on bamboo leaf functional traits in a sandy coastal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盟[1] 任可[1] 柳佳莹[1] 荣俊冬[1] 洪小龙[2] 郑郁善[1]

ZHANG Meng;REN Ke;LIU Jiaying;RONG Jundong;HONG Xiaolong;ZHENG Yushan(College of Forestry,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Dongshan Chishan State-owned Shelter Forest Farm,Dongshan,Fujian 363400,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2]福建省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福建东山363400

出  处:《森林与环境学报》

基  金:福建省区域发展项目(2015N3015);福建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闽教科2018[49]);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项目(CXZX2017118)。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6

起止页码:561-5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沿海沙地林下竹类植物叶功能性状的生态适应机制,以福建省东山县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下的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实肚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f.farcata)和绿竹(Bambusa oldhami)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冠环境(大林窗、中林窗、林下)下叶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与林冠、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个竹种叶功能性状对林冠环境的响应存在差异。矢竹通过提高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功能性状以便在弱光下更好地生长;实肚竹和绿竹的叶面积、叶厚、叶干物质含量则随林下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小。3个竹种氮磷比均高于16,且磷含量均低于1.0 g·kg-1,其生长可能受到磷的限制。矢竹样地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均随林下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小,实肚竹和绿竹样地的土壤养分状况与矢竹呈相反趋势。冗余分析排序结果表明天空视域因子和光照强度对3个竹种叶功能性状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磷含量对实肚竹叶功能性状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氮含量对矢竹、实肚竹叶功能性状影响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沙地林下引种竹类植物及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关 键 词:林冠  竹类植物 叶功能性状  光环境 表型可塑性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