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集束化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    

Clinical effect of cluster strategy to prev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晓婷[1] 胡晓静[2] 李丽玲[1] 吕天婵[1] 曹云[1]

Zhu Xiaoting;Hu Xiaojing;Li Liling;Lyu Tianchan;Cao Yun(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102,China;Nursing Department,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102,Chin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上海201102 [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上海201102

出  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基  金:长三角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精细化照护技术的联合攻关项目(18495810800)。

年  份:2021

卷  号:27

期  号:31

起止页码:4210-42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应用集束化策略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UTI)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从2019年1月起连续纳入11个月符合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尿路感染的预防;2019年12月—2020年1月连续2个月为新的预防策略培训阶段,从2020年2月起连续纳入11个月符合标准的病例设为干预组,采用集束化预防策略(手卫生、臀部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床旁护理用物管理、人员培训、监控和细节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时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细菌种类和细菌谱。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72例,在院例数793例,发生率为9.1%;干预组发生尿路感染28例,在院例数633例,发生率为4.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采取集束化策略的尿培养阳性发生率是干预组的2.719倍(OR=2.719,95%置信区间:1.640~4.506)。极低出生体重儿尿路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占30%,30/100)。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集束化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尿路感染 集束化策略  

分 类 号:R473.72[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