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某酸法地浸铀矿山全采区地下水流场变化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field change in the whole mining area of an acid in-situ leaching uranium m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冰[1,2] 陈帅瑶[2] 连国玺[2] 郭华明[1] 李世俊[3] 梁大业[3] 惠浩浩[3] 赵传虎[3]

YANG Bing;CHEN Shuaiyao;LIAN Guoxi;GUO Huaming;LI Shijun;LIANG Daye;HUI Haohao;ZHAO Chuanhu(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The Fourth Research and Desig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of CNNC,Shijiazhuang 050021,China;China Nuclear Inner Mongolia Mining Co.,Ltd.,Hohhot 01001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3]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出  处:《中国矿业》

基  金: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资助(编号:中核科发(2018)111号)。

年  份:2021

卷  号:30

期  号:12

起止页码:146-1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区域地下水流场是地下水溶质迁移的基础,其形态特征是判断地浸铀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的前提,准确预测区域流场的变化情况对指导地浸铀矿山生产实践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北方某地浸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法再现了该地浸铀矿山自生产以来全采区地下水流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产井的抽注活动是导致区域地下水流场变化的根本原因,采区内部由于生产井的抽注活动,注液井周围会形成小范围的水头升高区,形成点源,抽液井周围则形成水头下降区,成为点汇。生产期间总抽液量大于总注液量,全采区整体上形成了明显的水头下降区,区域降落漏斗的形成可以有效控制浸出液中溶解组分的迁移范围。结合含矿含水层地下水pH值、铀和硫酸根背景值及采区监测井的监测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区域流场形态对地下水中溶解组分迁移范围具有控制作用,得出该地浸铀矿山的地下水环境影响控制在150 m以内。

关 键 词:地浸铀矿  数值模拟 地下水环境 注液井  抽液井  

分 类 号:P641.6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