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对DHI-S、DARS评分及血清CML、ox-LDL水平的影响观察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聂秋华[1] 韩蕊[1]

机构地区:[1]济南市中医医院查体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出  处:《四川中医》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编号:SATCM-2015-BZ[367]]。

年  份:2021

卷  号:39

期  号:12

起止页码:188-1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对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及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C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2~2020.10我院收治的12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6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DHI-S、DARS)、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疾病相关因子(CML、ox-LDL),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中医症状(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头蒙不清)积分、眩晕程度(DHI-S、DARS)、疾病相关因子(CML、ox-LDL)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降低DHI-S、DARS评分及血清CML、ox-LDL水平。

关 键 词: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痰瘀阻窍型  Nε-羧甲基赖氨酸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分 类 号:R25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