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疆绿洲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优化策略——以拜城县为例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Oasis in Xinjiang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Taking Baich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正伟[1,2] 王宏卫[1,2] 杨胜天[1,3] 刘勤[4] 高一薄[1,2] 衡嘉尧[1,2] 张惠婷[1,2]

WANG Zhengwei;WANG Hongwei;YANG Shengtian;LIU Qin;GAO Yibo;HENG Jiayao;ZHANG Huiting(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Key Laboratory of Oasis Ec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College of Water Scienc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College of Tourism,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2]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 [3]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4]新疆大学旅游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1861037);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公派出国留学成组配套项目(L06)。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1

起止页码:91-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识别生态保护关键区域,优化新疆县域生态空间结构,对促进绿洲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拜城县为研究区,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定结果确定生态保护的核心“源”区,利用最小阻力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及CA-Markov模型,识别拜城县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探究生态空间布局调整策略,完善县域生态空间网络体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拜城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逐年上升,其中水源涵养、废物处理价值量增长最高,不同服务类型增长率差异较小。(2)分析2009、2016、2019拜城县生态安全格局特征发现,县域生态安全布局整体存在“源”地分布不均、廊道结构破碎且网络化程度低、生态脆弱区面积较大的现状特征。(3)基于2009、2016、2019年生态保护格局,同时依据生态“源”地及生态保护重要性用地的变化趋势,模拟2029年生态“源”地及其重要性等级区域分布,结合县域自然地理特征及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构筑“两带、三功能、四区、多中心、十廊道”的拜城县生态空间布局体系,为绿洲地区生态安全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拜城县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