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演变与石漠化分布格局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nd Use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耀鹏[1,3] 周忠发[1,2] 赵宇鸾[1,2] 方敏[1,4] 吴跃[1,5]

SUN Yaopeng;ZHOU Zhongfa;ZHAO Yuluan;FANG Min;WU Yue(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School of Karst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Stat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for Karst Desertification Control,Guiyang 550001,China;The Thir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Guiyang 550004,China;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Guizhou,Qingzhen 551416,China;Guizhou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and Technical Center,Guiyang 550004,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阳550025 [2]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1 [3]贵州省第三测绘院,贵阳550004 [4]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清镇551416 [5]贵州省自然资源技术信息中心,贵阳550004

出  处:《水土保持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与区域贫困耦合机制研究”(41661088)。

年  份:2022

卷  号:29

期  号:1

起止页码:311-3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活动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载体,探究不同用地类型石漠化响应情况,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及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期土地利用和石漠化数据,辅以GIS空间分析技术和转移矩阵模型,对黔西南州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及石漠化景观的时空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黔西南州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草地转有林地和耕地,耕地转有林地和草地,灌木林地转草地和耕地,依次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79%,5.82%,4.91%,4.08%,4.75%,3.85%。2000—2010年草地、灌木林地、耕地和有林地石漠化等级明显改善,改善面积依次为2703.7 km^(2),1347.8 km^(2),2219.1 km^(2),2532.8 km^(2);2010—2020年草地、灌木林、耕地、有林地、裸地石漠化改善面积分别为557.14 km^(2),318.78 km^(2),819.35 km^(2),665.60 km^(2),244.48 km^(2)。过去20年间,黔西南州石漠化状况持续恢复改善,但局部区域仍存在不稳定的恶化风险,此部分地区应作为黔西南州后期石漠化土地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对黔西南州长时间序列的石漠化演变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的变化,可对研究区生态恢复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 键 词:喀斯特山区 石漠化 土地利用 生态修复

分 类 号:F301.24] P901[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