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三角地区粳稻种质的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其抗性评价    

Identification and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in Japonica Rice Germplasm in Yangtze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闫影[1] 王凯[1] 周锋利[3] 张丽霞[1] 胡泽军[1] 曹黎明[1,2] 吴书俊[1,2]

YAN Ying;WANG Kai;ZHOU Fengli;ZHANG Lixia;HU Zejun;CAO Liming;WU Shujun(Institute of Crop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anghai 201403;Shanghai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eservation Prces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hanghai 201403;Jiading District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Shanghai 201800)

机构地区:[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上海201403 [2]上海农产品保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403 [3]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800

出  处:《核农学报》

基  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6)第6-1-1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农科创2017A-05)。

年  份:2022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14-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已克隆的抗稻瘟病基因Pi9、Pib、Pi5、Pita、Pi2、Pikh、Pikm和Pigm对稻瘟病菌表现广谱抗性,这些基因已广泛应用于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为了明确长三角地区粳稻的抗稻瘟病基因分布及其抗性表现,利用上述8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52份粳稻种质进行抗病基因检测。同时,利用江苏省2019年稻瘟病菌代表菌株2019-746、2019-587、2019-924、2019-16-3、2019-522和2019-863的孢子混合液对供试种质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种质中分布频率较高的抗稻瘟病基因是Pib和Pita,分别达到78.85%和50.00%,其余基因分布频率依次为38.46%(Pikh)、34.62%(Pi9)、23.08%(Pikm)、21.15%(Pi2)、5.77%(Pi5),供试种质都不携带基因Pigm。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携带抗病基因Pita、Pi5、Pi2和Pikm的种质表现抗病的比例高;Pita、Pi5、Pi2和Pikm可以作为今后改良粳稻稻瘟病抗性的主要基因。本研究结果为长三角地区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粳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稻瘟病菌 抗性评价

分 类 号:S435.111.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