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振动网格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hala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using vibrating mesh nebulizers combined with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ao Ya;Chen Xin;Zhang Zhen;Qu Sehua;Sang Xu;Wu Yumeng;Zhou Rui;Peng Wansheng;Chen Yun;Wang Yue;Zhuo Feixiang;Chen Li(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04,Anhui,China)
机构地区:[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安徽蚌埠233004
基 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9A0378)。
年 份:2022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80-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振动网格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和气管插管-注入PS-拔管后使用NCPAP(INSURE)技术组。两组均予以NCPAP联合PS治疗,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PS经新型振动网格雾化技术吸入肺部,INSURE技术组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部。比较两组患儿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ET)需求率、总呼吸支持时间、再次使用PS率、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等指标的差异;同时记录两组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最终共42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20例,INSURE技术组22例。两组PS给药前血气分析及PaO_(2)/Fi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完成PS给药后1 h,两组血气分析及PaO_(2)/FiO_(2)均较给药前明显改善;其中,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给药后PaO_(2)/FiO_(2)改善程度较INSURE技术组更明显〔mmHg(1 mmHg≈0.133 kPa):198±34比173±39,P<0.05〕,但两组pH值和PaC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总呼吸支持时间较INSURE技术组明显缩短(h:96±13比120±18,P<0.01),但MVET需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20)比13.6%(3/22),P>0.05〕。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发生率低于INSURE技术组〔0%(0/20)比18.2%(4/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网格雾化技术组与INSURE技术组再次使用PS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1/20)比9.1%(2/22),5.0%(1/20)比4.5%(1/22),均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或气胸、肺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关 键 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振动网格雾化技术 肺表面活性物质
分 类 号:R7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