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under Background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琼[1] 江丽霞[2] 徐玉杰[3] 高嵩[1] 刘涛[1] 曲超[1] 陈海生[3] 李先锋[1]

ZHENG Qiong;JIANG Lixia;XU Yujie;GAO Song;LIU Tao;QU Chao;CHEN Haisheng;LI Xianfeng(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Dalian 116000,China;Bureau of Major R&D Program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864,China;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6,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00 [2]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北京100864 [3]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6

出  处:《中国科学院院刊》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1070000)。

年  份:2022

卷  号:37

期  号:4

起止页码:529-5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EAPJ、JST、NSSD、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是平抑新能源波动、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造成冲击的重要手段。当前,全球能源资源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变革。践行新时代“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需要我国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驱动,构建与能源资源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能源结构新体系。实现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互补融合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新体系的关键。因此,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不仅是电力系统低碳清洁化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抢占国际能源技术战略制高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有力手段。

关 键 词:“双碳”目标  清洁能源 大规模储能技术  多能融合  

分 类 号:TK02[能源动力类] X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