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低C/N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碳源的特性及转化分析    

Characteristics and Conversion of Organic Carbon Sources during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with Low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惠平[1,2] 庞维海[1,2] 谢丽[1,2] 李芷昕[1,2] 张琨[3] 刘源[3] 赵力[3] 沈康[4]

LI Hui-ping;PANG Wei-hai;XIE Li;LI Zhi-xin;ZHANG Kun;LIU Yuan;ZHAO Li;SHEN Kang(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Key Laboratory of Yangtze River Water Environ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Guangdong GDH Water Co.Ltd.,Shenzhen 518021,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3]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1 [4]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中国给水排水》

基  金: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2017B020236004)。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7

起止页码:69-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C/N值是影响污水脱氮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低C/N值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同特性有机碳源的利用水平,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3DEEM-PARAFAC),对广东省某污水厂SBR工艺不同处理阶段的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DEEM-PARAFAC技术可有效表征低C/N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碳源的特征变化,并解析出4种荧光组分:类色氨酸、氨基酸、腐殖酸类和富里酸类。其中,类色氨酸和氨基酸占比较高,属于易生物降解碳源;腐殖酸类和富里酸类占比较低,属于难生物降解碳源。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荧光组分与COD、TP、NH_(4)^(+)-N和TN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氨基酸呈现出最显著相关性,是影响脱氮效果的关键物质。

关 键 词:城镇污水 低C/N 有机碳源 平行因子  深度脱氮

分 类 号:TU9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