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补肾启枢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理论探讨及分子机制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ushen Qishu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韦祖猛[1] 田鑫[1] 李唐[2] 王兴[1] 廖金花[1] 彭双凤[1] 凌利[1] 李林[3]

WEI Zumeng;TIAN Xin;LI Tang;WANG Xing;LIAO Jinhua;PENG Shuangfeng;LING Li;LI Lin(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4,China;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Nanchang University,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31,China;Emergency Department,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2]南昌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06

出  处:《光明中医》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128号);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910412058)。

年  份:2022

卷  号:37

期  号:8

起止页码:1315-13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补肾启枢法是刘中勇教授于多年辨治慢性心衰的经验中总结而提出,以该治法而创制的补肾启枢强心颗粒于临床运用多年,疗效明显。此研究在剖析补肾启枢法中医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补肾启枢强心颗粒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补肾启枢强心颗粒可能通过作用于TP53、IL-1β、IL-6、TNF-α、AKT1、STAT3等靶点,调控Toll样受体、PI3K-Akt、HIF-1、c AMP、PPAR及AMPK等信号通路,从而起到抗心肌纤维化、调控心肌细胞自噬与凋亡、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等作用。结果对明晰补肾启枢治法的科学内涵具有借鉴意义,但所得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关 键 词:补肾启枢法  慢性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