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辽宁抚顺西露天矿南帮滑坡成因
Research on the south side landslide at west open-pit coal mine in Fushun City,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Chuanzheng;CUI Yuan;CHEN Chunli;LYU Jietang;LI Bing;WANG Lun(National Institute of Natural Hazards,MEMC,Beijing 100085,China;Company with Limited Liability of Liaoning Tenth Geological Brigade,Fushun 113004,Liaoning,China;Consultative Centre of Geo-Hazard Mitigation,MNR,Beijing 100081,China)
机构地区:[1]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100085 [2]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抚顺113004 [3]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1
基 金: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质灾害链风险分析与防控对策》(编号:ZDJ2021-09);国家财政事业专项《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编号:1211221481001)。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5
起止页码:713-7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辽宁抚顺西露天矿始采于1901年,全面停采于2018年,台阶式煤炭采掘方式形成了深约420 m的“亚洲第一大坑”。西露天矿南帮滑坡是一个巨型顺层岩质滑坡。滑坡东西长约3100 m,南北宽约1500 m,均厚近100 m,体积约4.52×10^(8) m^(3)。降雨、融雪渗流和矿坑底部开挖卸载是导致滑坡形成并持续长距离运动的主要因素。降雨、融雪渗流导致岩体夹层软化、地下水浮托和中前部孔隙水压力作用。2012—2019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南帮滑坡累积最大水平位移量达96.01 m,累积最大下沉56.65 m,滑坡前缘最大抬升23.61 m,完全改变了滑坡前的地貌形态。滑坡运动经历了破坏失稳(2010—2012年)、阶跃演进(2013—2016年)和缓变趋稳(2017年以来)3个阶段,反映了巨型滑坡从顺层山体整体破坏、快速发展到逐渐稳定的过程。滑坡敏感性分析显示,地下水位上升对滑坡失稳起到重要作用,滑坡前缘填方压脚对提高整体稳定性效果显著。山体中上部顺层抗滑力、下部切层剪切阻力、前缘填方压力、两侧边界阻力、矿坑北帮反力等是滑坡逐渐制动的主要因素,两侧边界形成“卡阻效应”,前缘出现“压力拱效应”。南帮滑坡控制过程是充分利用边界阻力、工程堆载和北帮抵抗反力控制滑坡运动态势,避免了冲击震动作用,是实现滑坡治理“软着陆”的一个典型案例。
关 键 词:露天矿 南帮滑坡 降雨渗流 冻融作用 开挖卸载 填方压力 边界控制 辽宁
分 类 号:P64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