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东海春季海雾“楔”形雾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Analysis on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a Fog Events with Wedge Shape over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 in Spr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宗元[1] 刘飞[2] 郭文明[3] 王坚侃[1] 陈梅汀[1]

Cao Zongyuan;Liu Fei;Guo Wenming;Wang Jiankan;Chen Meiting(Zhoushan Meteorological Office,Zhoushan 316021,China;No.91937 Army of PLA,Zhoushan 316000,China;No.91876 Army of PLA,Qinhuangdao 066200,China)

机构地区:[1]舟山市气象局,浙江舟山316021 [2]中国人民解放军91937部队,浙江舟山3160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91876部队,河北秦皇岛066200

出  处:《气象与环境科学》

基  金: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C31071)。

年  份:2022

卷  号:45

期  号:4

起止页码:45-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基于可见光云图、地面天气图、探空数据、船舶实测数据、下垫面海表面温度资料(SST)和再分析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个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10年的黄、东海连片大范围海雾过程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2011年3月12-13日、2014年4月9-11日、2018年3月31日-4月1日3次典型“楔”形海雾个例从天气形势、水汽输送、层结条件和下垫面海温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1)“楔”形雾区表现为黄海海区为大范围雾区覆盖,东海沿海呈细长条带状分布,即北部宽广、南部细长的“楔”形分布特征。(2)“楔”形雾区海雾个例多发生于春季,发生概率占春季大范围海雾的30%左右,其中4月的最多,其次是3月的,5月的最少,春季雾频分布同样具备“楔”形分布特征。(3)“楔”形雾区海雾多属于北太平洋高压后部型的平流冷却雾,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控制下的水汽输送、下沉运动、层结条件导致了海雾的形成。(4)海陆分布、SST分布尤其海表面温度梯度锋(SSTF)限定了海雾雾区发展,对雾区“楔”形分布起决定作用。

关 键 词:海雾  黄、东海  “楔”形  时空特征  成因  

分 类 号:P426.4[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