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作用和药代特征
Mahuang(herbaceous stem of Ephedra spp.):chemistry,pharmacodynamics,and pharmacokineti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TIAN Nan-nan;YANG Xi-he;ZHU Ya-xuan;ZENG Xue-shan;YUAN Jia-ye;YANG Jun-ling;JIA Wei-wei;LI Chuan(Graduate School,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1617,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1203,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1617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21929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C-20200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2050306)。
年 份:2022
卷 号:47
期 号:13
起止页码:3409-34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药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中麻黄E.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是中医上千年抗击瘟疫的一味关键中药,不同时期的疫病虽有不同,但使用含麻黄的方药始终传承,在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麻黄是一味非常有特色的中药,一方面麻黄的药效作用突出,不仅是中医发汗解表的要药和宣肺平喘的要药,而且具有明确的利水消肿作用。另一方面麻黄的毒副作用也比较突出,因此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取决于能否“用之得当”。该文全面总结了麻黄的化学组成及多方面的成分差异、麻黄成分的药效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特征、麻黄成分及制品的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在学习传统中医用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麻黄系统开展现代药物科学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传统中医药独特优势、发展新型中药以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为此,可重点在两方面着力,其一是深入研究多物质参与下的麻黄药效作用特点,其二是系统研究麻黄毒副作用的临床表现、物质基础和规避方法。
关 键 词:麻黄 麻黄属 发汗 平喘 升压 减肥 麻黄碱 伪麻黄碱
分 类 号:R284.1[中药学类] R285[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