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Effects on Rural Residents’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家廷[1] 何勇[1] 顾谦农[2]

DU Jia-ting;HE Yong;GU Qian-no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Miller College of Business,Ball State University,Indiana 47306,U.S.A)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重庆401331 [2]鲍尔州立大学米勒商学院,美国印第安纳州47306

出  处:《统计与信息论坛》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效率提升的机理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21BJY047);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金融错配对重庆市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抑制效应及再配置路径研究”(2016 YBJJ021)。

年  份:2022

卷  号:37

期  号:9

起止页码:63-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但从现实来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处于较低层级,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中国实施“双循环”战略的内在要求。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呈现为“边际递增”和“倒S型”非线性形态。第二,从异质性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中西部地区,消费结构高水平区和低零售总额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消费结构低水平区和高零售总额区存在单一门槛效应。第三,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两条路径,从意愿和能力两端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当前中国农村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数字鸿沟”问题,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仍受到农村居民知识技能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投资创业意愿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为此,中国要通过夯实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要通过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和加强农村居民投资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意愿和能力;要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异质性特征,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顺利升级。

关 键 词: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面板门槛效应模型  棘轮效应

分 类 号:F3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