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Research on Lightning Hazard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Entropy Weight-TOPSIS Model:A Case Stud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正源[1,2] 那仁满都拉[2] 郭恩亮[2] 刘晓东[1] 秦兆军[1] 宋昊泽[1] 王汉堃[1] 侯越[1]

LIU Zhengyuan;NAREN mandula;GUO Enliang;LIU Xiaodong;QIN Zhaojun;SONG Haoze;WANG Hankun;HOU Yue(Inner Mongolian Lightning Warning Protection Center,Hohhot 010051,China;Inner Mongolia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010022,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2]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灾害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出  处:《灾害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56);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GG0047);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2019GG015)。

年  份:2022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129-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脆弱性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以5 km×5 km海量空间栅格数据为评价单元,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ArcGIS软件相结合,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价并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以上地区主要位于人口与GDP密度较高,同时地闪密度和强度等致灾因子较强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赤峰市、通辽市、乌兰浩特市、阿拉善左旗、锡林浩特市和海拉尔区等地区的城镇所在地,占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的17.38%;雷电灾害风险中等地区主要为人口密度较低,但地闪密度与强度等致灾因子偏高的呼、包、鄂、乌城镇圈周围以及东北部阿鲁科尔沁旗、新巴尔虎左旗、巴林左旗、苏尼特右旗、扎赉特旗等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23.65%;其他地区是雷电灾害低风险以下地区,如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以及锡林郭勒盟等,地广人稀且雷电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最低的地区,上述地区占内蒙古面积的58.97%。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内蒙古地区2008—2018年历史雷电灾害事故进行对比验证可知,89.06%的雷电灾害事故处于雷电灾害风险中等以上地区。

关 键 词:雷电灾害 风险评价  熵权-TOPSIS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  

分 类 号:X43] X915.5] P31[地球物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