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6—2020年江苏省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Vibrio parahemolyticus foodborne disease events in Jiangsu,2016—202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凯[1] 宗雯琦[2] 戴月[2] 吴雨晨[2]

JIANG Kai;ZONG Wen-qi;DAI Yue;WU Yu-chen(Wuxi Huish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Wuxi,Jiangsu 214100,China;不详)

机构地区:[1]无锡市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214100 [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现代预防医学》

基  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302005)。

年  份:2022

卷  号:49

期  号:19

起止页码:3615-36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2016—2020年江苏省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汇总2016—2020年江苏省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6—2020年江苏省共发生267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4807人,死亡0人,总罹患率为7.46%,5年罹患率为6.38%~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12,P<0.010)。1月份和12月份未出现食源性疾病事件,第三季度高发,主要以8月份最明显,第三季度暴发事件数为180起(占67.42%),发病人数为2955人(占61.47%),罹患率为8.45%,大于1、2、4季度的平均罹患率(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6,P<0.010);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依次为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暴发场所分布主要集中在宾馆饭店共114起(占42.70%),其次集中在农村宴席和单位食堂,事件数分别为78起(占29.21%)和23起(占8.61%);动物类食品是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占45.69%),其中以水产品为主(占31.09%),其次为肉与肉制品(占14.23%);加工不当是引发事件主要原因因素,事件数为108起(占40.45%),其次分别为原料(辅料)污染或变质和交叉污染,事件数分别为37起(占13.86%)和35起(13.11%)。结论全年中第三季度是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时间,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为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风险食品,应加强对该类食品的日常监测与管理,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增进群众食品安全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有效预防或减少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关 键 词: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分 类 号:R15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