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少年睡眠质量的潜在剖面分析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of sleep quality in adolesc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安琪[1] 张斌[1] 熊思成[1] 曾奕欣[1] 曾成伟[1] 胡荣婷[1]

ZHANG Anqi;ZHANG Bin;XIONG Sicheng(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系,长沙410208

出  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6CSH0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5YJCZH13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编号:EBA21039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9JJ40211,2021JJ4039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编号:XSP21YBZ092,XSP21YBC470);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20SK2123)。

年  份:2022

卷  号:30

期  号:10

起止页码:1544-15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索青少年睡眠质量的潜在分类,从而分析青少年的睡眠质量是否存在群体异质性,并探讨人口学变量对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1275例初中、高中生,其中男生657(51.5%)人,女生618(48.5%)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对不同类型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可分为4种潜在剖面:睡眠良好组(71%)、生理性睡眠不安(6.8%)、心身性睡眠不安(20.6%)、药物催眠组(1.6%),且各组在睡眠质量的不同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与睡眠良好组相比,生理性睡眠不安组中,男生所占比例较大(OR=2.77,P<0.001),心身性睡眠不安组中,初一年级所占比例较大(OR=1.58,P<0.05)。结论: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分为睡眠良好组、生理性睡眠不安组、心身性睡眠不安组、药物催眠组4个潜在剖面;性别、年级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不同潜在剖面产生影响,未来应对不同睡眠潜在剖面的青少年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方式,以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

关 键 词:青少年 睡眠 异质性  潜在剖面分析  

分 类 号:R395.9[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