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杂交小麦研究进展及展望  ( EI收录)  

Progress in hybrid wheat research in Sichuan and future prospec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江陶[1] 刘仲齐[1,4] 任勇[2] 陶军[2] 肖子泉[1] 饶世达[1] 田宁[3] 郑建敏[1] 刘培勋[1] 邓清燕[1] 李生荣[2] 蒲宗君[1]

Jiangtao Luo;Zhongqi Liu;Yong Ren;Jun Tao;Ziquan Xiao;Shida Rao;Ning Tian;Jianmin Zheng;Peixun Liu;Qingyan Deng;Shengrong Li;Zongjun Pu(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ic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Environment-friendly Crop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Key Laboratory of Wheat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n Southwestern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Chengdu 610066,China;Mia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Mianyang 621023,China;Liangshan Prefectur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chang 615000,China;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Tianjin 300191,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6 [2]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621023 [3]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西昌615000 [4]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天津300191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03);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02-2);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2022ZDZX0014)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67

期  号:26

起止页码:3185-31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四川杂交小麦研究历经50余载,至今仍在继续.杂交小麦的研究主要利用三系法和两系法,三系法中的T型三系研究较为系统,从不育系的选育、恢复的改良以及组合配制方面均进行了长期研究,尤其针对T型三系恢复源窄,提出了主效恢复基因选择法,极大提高了恢复系的选择效率.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研究领域,对其发现、育性转化、改良、组合配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应用成果也很显著,培育出通过国家审定的绵阳32和绵杂麦168、四川省审定的绵杂麦512和绵杂麦638;在化杀两系杂交小麦选育方面,对药剂类型、施药剂量、用药时期等进行研究,培育出2个通过四川省审定的化杀杂交小麦新品种川麦59和川麦69并释放生产应用.同时,针对四川小麦生产实际,对杂交小麦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 键 词:杂交小麦 T型三系  温光敏  化杀剂  蓝矮败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