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混菌固态发酵低次烟叶工艺优化及挥发性致香成分分析    

Optimization of Mixed Microbial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 Low-Grade Tobacco Leav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萌[1] 王旭东[1] 罗昭标[2] 宋嘉宝[1] 曲鹏[1] 候宁宁[3,4] 郭林青[3,4] 饶智[5] 马林[1]

LI Meng;WANG Xudong;LUO Zhaobiao;SONG Jiabao;QU Peng;HOU Ningning;GUO Linqing;RAO Zhi;MA Lin(College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50002,China;Fuzhou Tobacco Company of Jiangxi Province,Fuzhou 344000,China;New Tobacco Products Center,China Tobacco Sichuan Industrial Co.,Ltd.,Chengdu 610021,China;New Tobacco Business Department,Sichuan Sanlian New Material Co.,Ltd.,Chengdu 610100,China;Hongyun Honghe Tobacco(Group)Co.,Ltd.,Kunming 650231,China)

机构地区:[1]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2]江西省烟草公司抚州市公司,江西抚州344000 [3]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型烟草制品中心,四川成都610021 [4]四川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型烟草事业部,四川成都610100 [5]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231

出  处:《河南农业科学》

基  金: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点实验室项目(110201503003);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点项目(JB2022YL02)。

年  份:2022

卷  号:51

期  号:9

起止页码:171-1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混菌固态发酵低次烟叶的最佳条件,考察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对烟叶挥发性致香成分的影响。以2株产香酵母(YJX、MG)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以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烟叶最佳发酵条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未经微生物发酵的烟叶及发酵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评吸明确混菌固态发酵对烟叶感官品质的提升水平。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混菌比(YJX∶MG)2∶1、接种量25%、发酵时间24 h,发酵过程中致香物质含量影响因素的主次为混菌比>接种量>发酵温度。运用GC/MS对单菌及混菌发酵获得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共检测出95种挥发性致香成分,包含12种醇类、21种羰基类、8种酸类、15种酯类和内酯类、23种烃类、10种杂环类和6种酚类化合物,混菌发酵烟叶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单菌发酵和未添加微生物发酵烟叶。混菌发酵能够增加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到提升,烟叶品质明显改善。

关 键 词:低次烟叶 混菌 固态发酵 致香成分 正交优化  

分 类 号:TS45] S5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