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蓝绿景观结构对城市热岛的减缓效应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itigation Effect of UrbanBlue-Green Spaces on Urban Heat Is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允芳[1,2] 黄静[3]

JIANG Yun-fang;HUANG Jing(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 Middle School,Shenzhen 518053,China)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2]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3]华侨城中学,广东深圳518053

出  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279;51878418)。

年  份:2022

卷  号:31

期  号:9

起止页码:2060-20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城市热岛影响城市热舒适性背景下,蓝绿景观空间成为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选取上海18条骨干河道滨水区域,采用增长回归树(BRT)模型,量化分析蓝绿景观空间形态结构因子与地表温度之间的边际效应互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近郊区绿地冷岛效应最强,远郊区次之,中心城区最差。在绿地结构形态指标方面,植被覆盖度和面积是影响绿地降温的主导因素。绿地覆盖度、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和地表反照率的边际效应阈值分别是0.3、50 hm2、2和0.16。在蓝绿网络结构指标方面,水面率和距河岸距离影响作用较大。水面率越大,降温越明显。距河岸距离和生态斑块集聚度的边际阈值分别为400 m和75/100。研究可为蓝绿景观空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关 键 词:热岛效应 蓝绿空间  城市冷岛  增长回归树模型(BRT)  边际效应  

分 类 号:X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