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城市水生态网络韧性评价与优化策略——以长沙市为例    

Resilienc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Urban Water Ecological Network:Take Changsha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梅[1] 刘晨曦[2] 俞晓莹[2] 焦胜[3]

HUANG Mei;LIU Chenxi;YU Xiaoying;JIAO Sheng(Schoo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angsha 410205,Hunan,China;College of Architecture,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Hunan,China;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Hunan,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2]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3]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JJ2011)。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10

起止页码:52-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韧性视角下研究城市水生态网络的优化,提高水生态空间的韧性,是提升城市整体韧性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将韧性城市目标与水生态网络结合,提出从水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功能韧性以及调控管理韧性三个层次构建韧性的城市水生态空间;其次以长沙市作为典型案例,应用MSPA模型和MCR模型,识别并构建基于“源地—廊道—节点”的水生态网络,同时融合韧性城市目标,基于复杂网络和图论理论,从水生态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两个维度,选取表征网络结构韧性及功能韧性的指标,对长沙市水生态空间韧性进行评价,指出长沙市域内水生态网络整体连接度较好,韧性基础好,景观破碎程度可控,但长期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导致城市内部水系连通受损,水网多样性水平低,网络功能单一,冗余设计不足,调控管理动态适应性不强。研究进一步提出基于韧性提升的长沙市水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加快修复自然水系廊道,疏通连接现有人工沟渠;重视推行生态节点与廊道“点轴式发展”与多功能复合利用模式;加强城市水网结构和功能的冗余度和模块化设计,提高水生态网络调控管理韧性,形成多途径灾害响应的动态调控机制。

关 键 词:水生态网络  韧性城市  韧性评价  结构韧性与功能韧性  生态廊道 海绵城市  优化策略  

分 类 号:F2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