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粮耕价值比与种植结构时空耦合演化及分区调控 ( EI收录)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evolution and zoning regulation of grain-to-arable value ratio and cropping structure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Xinyu;FANG Bin;LI Yi;LI Dongjie;HE Shasha(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Research Center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Land Problem,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Jiangsu Provinc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er,Nanjing 210023,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2]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210023 [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29,41671174);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164320H116)。
年 份:2022
卷 号:77
期 号:11
起止页码:2721-27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EAPJ、EI、GEOBASE、IC、J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耕地粮食产出价值与种植结构均深刻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探讨耕地粮食产出价值与种植结构的时空耦合变化,可理清两者关系,助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本文以中国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在深刻解读粮耕价值比和种植结构内涵的基础上,综合利用Simpson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04—2020年中国粮耕价值比和种植结构耦合时空演化,以揭示其时空动态关系。结果表明:①2004—2020年各省份粮耕价值比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的双重递减态势;②种植结构空间格局呈现由“胡焕庸线”沿线区域向两侧递减的空间分布形态,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多样性递减明显;③粮耕价值比与种植结构耦合协调度介于勉强耦合协调与高度耦合协调之间,表现为规律性空间集聚,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呈高高集聚,具有“匹配性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呈低低集聚,有待“匹配性改良”,总体表现为:“东北、中部高,东南部低”的态势。本文认为应依据要素空间集聚和扩散的分异特征,因区施策引导耕地粮食品质化与多元化协同演进,促进粮食结构与效益匹配发展。
关 键 词:粮耕价值比 种植结构 耦合协调度 分区调控 中国
分 类 号:F326.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