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干旱绿洲农业区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及分异机制——基于三生空间主导功能判别视角
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land use transition in agricultural areas of arid oasis:A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UANG Jing;XUE Dongqian;DONG Chaoyang;WANG Chuansheng;ZHANG Chong;MABeibei;SONG Yongyong(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Mechanism Modeling,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3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10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GK202103139)。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11
起止页码:2044-20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GEOBASE、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干旱绿洲农业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能为该区国土空间优化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采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移动窗口法、生态贡献率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干旱绿洲农业区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及分异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20年生产和生活空间持续扩张、生态空间总体减少,结构从“单一农业空间增加”向“转换类型多元化”转变,功能由“生态转生产为主”向“生产与生活、生态与生产多功能相互转换”演变。②1990—2020年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总体为正,耕地面积占比较大的村镇质量指数相对较高;其他生态空间向林草水生态、农业生产空间转型的生态正效应最大,林草水生态空间向其他生态、农业生产空间转型的生态负效应最大,2010—2020年农业生产空间过度扩张挤压林草水生态空间引起的生态环境负效应正在显现。③人口密度、地均GDP和植被覆盖度是生态环境质量分异的关键因子,降水量、土地开发强度、耕地面积占比和地均水资源量是核心因子;因子交互作用使农业生产空间增加和林草水生态空间压缩权衡博弈产生自适应稳态机制,从而形成了总体偏低的生态环境质量格局;村镇在面对干扰冲击时的自组织、适应性和转型能力不同,导致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进而塑造了村镇分异的生态环境质量格局。
关 键 词:三生空间 转型格局 生态环境质量 分异机制 张掖市甘州区
分 类 号:X321] F30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