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二次电池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Ke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俊达[1,44] 朱宇辉[2] 冯煜[1] 韩叶虎[4] 谷振一[5] 刘日鑫[6] 杨冬月[7] 陈凯[7] 张相禹[8] 孙威[1] 辛森[2] 余彦[4] 尉海军[9] 张旭[9] 于乐[8] 王华[10] 刘新华[11] 付永柱[12] 李国杰[13] 吴兴隆[14] 马灿良[15] 王飞[16] 陈龙[17] 周光敏[18] 吴思思[19] 卢周广[19] 李秀婷[20] 刘继磊[21] 高鹏[21] 梁宵[22] 常智[23] 叶华林[24] 李彦光[24] 周亮[25] 尤雅[25] 王鹏飞[26] 杨超[25] 刘金平[25] 孙美玲[27] 毛明磊[28] 陈浩[29] 张山青[29] 黄岗[7] 余丁山[30] 徐建铁[31] 熊胜林[32] 张进涛[32] 王莹[33] 任玉荣[34] 杨春鹏[35] 徐韵涵[35] 陈亚楠[36] 许运华[36] 陈子峰[36] 杲祥文[37] 浦圣达[37] 郭少华[6] 李强[38] 曹晓雨[39] 明军[7] 皮欣朋[40] 梁超凡[40] 伽龙[40] 王俊雄[18] 焦淑红[4] 姚雨[4] 晏成林[41] 周栋[18] 李宝华[18] 彭新文[42] 陈冲[43] 唐永炳[43] 张桥保[3] 刘奇[45] 任金粲[45] 贺艳兵[18] 郝晓鸽[46] 郗凯[47] 陈立宝[48] 马建民[1]

Junda Huang;Yuhui Zhu;Yu Feng;Yehu Han;Zhenyi Gu;Rixin Liu;Dongyue Yang;Kai Chen;Xiangyu Zhang;Wei Sun;Sen Xin;Yan Yu;Haijun Yu;Xu Zhang;Le Yu;Hua Wang;Xinhua Liu;Yongzhu Fu;Guojie Li;Xinglong Wu;Canliang Ma;Fei Wang;Long Chen;Guangmin Zhou;Sisi Wu;Zhouguang Lu;Xiuting Li;Jilei Liu;Peng Gao;Xiao Liang;Zhi Chang;Hualin Ye;Yanguang Li;Liang Zhou;Ya You;Peng-Fei Wang;Chao Yang;Jinping Liu;Meiling Sun;Minglei Mao;Hao Chen;Shanqing Zhang;Gang Huang;Dingshan Yu;Jiantie Xu;Shenglin Xiong;Jintao Zhang;Ying Wang;Yurong Ren;Chunpeng Yang;Yunhan Xu;Yanan Chen;Yunhua Xu;Zifeng Chen;Xiangwen Gao;Shengda DPu;Shaohua Guo;Qiang Li;Xiaoyu Cao;Jun Ming;Xinpeng Pi;Chaofan Liang;Long Qie;Junxiong Wang;Shuhong Jiao;Yu Yao;Chenglin Yan;Dong Zhou;Baohua Li;Xinwen Peng;Chong Chen;Yongbing Tang;Qiaobao Zhang;Qi Liu;Jincan Ren;Yanbing He;Xiaoge Hao;Kai Xi;Libao Chen;Jianmin Ma(School of Materials and Energy,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China;Institute of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College of Material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Fujian Province,China;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Department of Physic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130022,China;State Key Lab of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s,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School of Chemistry,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College of Chemistr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Polymer Processing Technolog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Department of Chemistry,No

机构地区:[1]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成都611731 [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3]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230026 [5]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长春130024 [6]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7]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 [8]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9]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北京100124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191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12]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450001 [13]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14]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4 [15]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06 [16]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上海200433 [1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 [18]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19]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广东深圳518055 [20]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60 [21]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22]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2 [2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24]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3 [25]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6]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27]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0 [28]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430074 [29]Centre for Catalysis and Clean Energy,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cience,Griffith University,Gold Coast,QLD4214,Australia [30]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广州510275 [3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510006 [32]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250100 [33]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中国香港999077 [3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35]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350 [36

出  处:《物理化学学报》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12

起止页码:22-1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BSCO、IC、JST、PUBMED、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能源的存储和利用是当今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尤其是作为高效的电能/化学能转化装置的二次电池相关技术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目前二次电池的重要研究进展,将从二次电池的发展历史引入,再到其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随后较为详细地讨论当前不同体系的二次电池及相关应的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涉及到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氟离子电池、氯离子电池、双离子电池、锂-硫(硒)电池、钠-硫(硒)电池、钾-硫(硒)电池、多价金属-硫基电池、锂-氧电池、钠-氧电池、钾-氧电池、多价金属-氧气电池、锂-溴(碘)电池、水系金属离子电池、光辅助电池、柔性电池、有机电池、金属-二氧化碳电池等。此外,也介绍了电池研究中常见的电极反应过程表征技术,包括冷冻电镜、透射电镜、同步辐射、原位谱学表征、磁性表征等。本文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对二次电池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与把握,并为之后二次电池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二次电池 电池体系  电池材料 电化学知识 表征技术  

分 类 号:O6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