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益肾化湿颗粒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Yishen Huashi Granules in Treating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ased on the"Gut-Kidney Axis"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艾珊珊[1] 崔涛[2] 周乐[3] 申振[4] 李伟[3] 韩聪[3]

AI Shan-shan;CUI Tao;ZHOU Le;SHEN Zhen;LI Wei;HAN Cong(Schoo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ing 272067,China;Department of Nephrology,Jinan Zhangqiu District Hospital of TCM,Jinan 250200,China;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China;The First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China)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山东济宁272067 [2]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肾病科,山东济南250200 [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4]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20488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M702039);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0Q012);“益肾化湿颗粒”临床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开放课题(2020367)。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12

起止页码:1103-11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通过“肠-肾轴”改善DKD的作用机制。方法100例DKD脾虚湿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化湿颗粒。8周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的变化。并随机收集其中6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的粪便样本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筛选益肾化湿颗粒的作用靶菌。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UACR、BUN、HbA1C、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SOD活性、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升高,菌群的聚合度增加,F/B值下降;LEfSe分析发现试验组的优势属种是副拟杆菌属、长双歧杆菌、黏膜乳杆菌。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可有效改善DKD脾虚湿盛证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整体调节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并稳定肾功能,影响肠道菌群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益肾化湿颗粒通过肠道菌群评估DKD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益肾化湿颗粒  肠道菌群 糖尿病肾病 肠-肾轴  16S rDNA测序  

分 类 号:R58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