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V Tong;GUO Qian;DINGYong-xia;PENG Shou-zhang(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s Monitoring&Mechanism Simulation,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Shaanxi,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n the Loess Plateau,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3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45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Q-41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3)。
年 份:2022
卷 号:58
期 号:5
起止页码:588-5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基于中国主要作物(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站点分布数据及高空间分辨率的历史(1970-2000年)和未来时期(2081-2100年)气候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分析影响作物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预测历史与未来适生区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春小麦、冬小麦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平均温度和最冷季平均温度;影响春玉米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暖季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温度;影响夏玉米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干旱季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和最冷季平均温度.历史时期,春小麦适宜区面积占比为48.22%,主要以轻度适宜为主,面积占比为26.52%;冬小麦适宜区面积占比为45.54%,主要以轻度适宜为主,面积占比为28.97%;春玉米适宜区面积占比为58.89%,主要以轻度适宜为主,面积占比为33.03%;夏玉米适宜区面积占比为34.69%,主要以轻度适宜为主,面积占比为24.23%.在未来时期社会共享经济路径(SSP)126情景下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适宜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5.71%、8.98%、8.22%和7.96%.在未来时期SSP245情景下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适宜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8.64%、14.56%、12.32%和15.76%.在未来时期SSP585情景下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适宜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10.79%、30.66%、16.58%和30.77%.在空间上,小麦和玉米的适宜种植区在3种SSP情景下呈现明显的向北和西北方向扩张的趋势.
关 键 词:小麦 玉米 适生区 气候因子 最大熵模型
分 类 号:S512] 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