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关中西部播期对大豆农艺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and Quality of Soybean in the Western Area of Guanzho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QU Yang;MA Wen;WANG Ke-zhen;ZHU Fa;ZHANG Hua-feng;YANG Hao;LIANG Fu-qin(Baoj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Qishan 722499,China;Yan′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Yan′an 716000,China)
机构地区:[1]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岐山722499 [2]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延安716000
基 金: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LM202011);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ZDLNY01-10)。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6
起止页码:696-7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播期对关中西部大豆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大豆品种宝豆10号为材料,研究6个不同播期(6月1—25日,S1~S6)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生育期内气象因子与大豆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的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具有重要影响,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两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42%、15.54%、3.71%和49.28%。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播期S5的单株粒数和百粒重达到最大,两年平均为84.37粒和28.54 g,且播期S5的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为3 847.12 kg·hm^(-2),与其他播期差异显著(P<0.05)。随着播期延后,处理之间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S6含量最高,年平均含量为45.11%;大豆籽粒的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P<0.05),其中S1含量最高,年平均含量为20.87%,大豆籽粒的水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P<0.05),其中S6含量最高,年平均含量为30.2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活动积温对大豆籽粒粗蛋白、粗脂肪、水溶性蛋白的标准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日照时数对籽粒粗蛋白的标准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1)。适期晚播有利于大豆产量和品质形成,播期S5(6月20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生育期内活动积温是大豆品质形成的关键。
关 键 词:播期 产量 品质 大豆 关中西部
分 类 号: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