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Weiyuan;Xie Qingsong;Xie Hao;Du Yiping(Capital Institute of Learning Societ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Big Data Application,Chongqing Open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52;Division of VET,Guangdong Academy of Education,Guangzhou 510035,Guangdo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北京100875 [2]重庆开放大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重庆400052 [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3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管理研究”(课题编号:71834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1+X证书制度实施研究”(课题编号:BJA190100)研究成果。
年 份:2023
期 号:4
起止页码:7-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JST、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催生了教育基础性制度的变革,全球兴起的终身学习资历框架建设成为变革的重要方向。国家资历框架是终身学习制度体系的基础,事关经济、教育、人才、外交等国家重大战略。构建中国国家终身学习资历框架已经呼吁十几年,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体系,学习成果认证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学分银行数量庞大但受益人数有限。该文讨论了数字时代终身学习制度的基本意涵,明确了终身学习资历框架的基本定位;确立了我国以资历框架标准引领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定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分析了国外探索多年形成的制度体系,包括:资历框架的政策法规、资历框架的组织机构、资历框架的等级标准、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资历学分的累积和转换制度、过往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等六方面内容;最后提出了推进数字时代中国特色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建设的五项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标准+认证+学分银行”的制度体系的中国方案;建立国家终身学习资历框架制度保障体系和组织机构;制定基于质量保障机制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完善数字学分银行制度建设,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为全社会成员提供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精准服务;加快加入UNESCO《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的步伐,为数字时代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关 键 词: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 资历框架 学习成果认证 学分银行
分 类 号:G43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