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理论研究
The comparison of theory of mind in the manic phase of bipolar disorder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KANG Hehuixian;MO Feiping;LIU Menghui;SHI Jianfei(Affiliated Mental Health Center&Hangzho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Hangzhou 310013,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 [2]杭州市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4]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年 份:2023
卷 号:49
期 号:2
起止页码:92-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比较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损害及其错误类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躁狂发作患者54例,抑郁障碍患者54例,健康对照者52名。采用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vie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cognition,MASC-C)评估被试ToM能力,计算被试在MASC-C任务中正确得分及三种错误ToM得分(包括“ToM-过度”、“ToM-不足”及“没有-ToM”)。躁狂发作组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评定躁狂症状,抑郁障碍组使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估抑郁症状。结果 躁狂发作组和抑郁障碍组MASC-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25.0(23.0,28.0)、29.5(25.0,32.0) vs. 31.5(29.3,33.0),均P<0.01]。躁狂发作组“ToM-过度”得分高于其他两组[9.5(8.0,10.0) vs. 6.0(3.8,7.3)、5.0(3.3,6.0),均P<0.01],躁狂发作组、抑郁障碍组“ToM-不足”得分高于对照组[5.0(4.0,7.0)、6.0(4.0,7.3) vs. 5.0(4.0,6.0),P<0.05]。MASC-C总分与YMRS量表分(r=-0.277,P=0.042)、HAMD-24量表分(r=-0.635,P<0.001)呈负相关,“ToM-过度”得分与YMRS量表分呈正相关(r=0.460,P<0.001),“没有-ToM”得分与HAMD-24量表分呈正相关(r=0.540,P<0.001)。结论 躁狂发作及抑郁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ToM损害,躁狂发作ToM损害重于抑郁障碍,且主要表现为过度加工,抑郁障碍则主要表现为加工不足,情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ToM损害有关,ToM损害可能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
关 键 词:心理理论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抑郁障碍 情感症状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分 类 号:R749.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