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中–晚更新世鹿科动物化石    

Mid-Late Pleistocene cervids(Artiodactyla,Mammalia)from the Yumidong Site in Wushan County,Chongq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少坤[1,2] 庞丽波[3] 吴雁[4] 胡鑫[4] 魏光飚[5]

CHEN Shao-kun;PANG Li-bo;WU Yan;HU Xin;WEI Guang-biao(Institute of Paleontology,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Hebei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Center for Paleoanthropology,Hebei GEO University,China;Geoscience Museum,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Chongqing 400015,China;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Chongqing 401122,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地质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石家庄050031 [2]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古人类形态与演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31 [3]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石家庄050031 [4]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400015 [5]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401122

出  处:《古生物学报》

基  金: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KJCXTD-2021-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联合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62

期  号:1

起止页码:134-1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重庆市巫山县庙宇盆地的玉米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的鹿科动物化石计有3属3种,且均有保存状态较好的角化石,为华南中–晚更新世鹿科化石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大赤麂Muntiacus muntjak margae以角的尺寸较大为显著特征,在玉米洞中仅见于中更新世晚期地层中;黑鹿Rusa unicolor的角粗壮、纹饰深,眉枝长且与主枝的夹角为锐角,二者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常见成员。葛氏斑鹿Cervus(Sika)grayi的角相对纤细、表面纹饰弱、主枝与眉枝夹角为钝角,是在西南地区的首次确切报道。R.unicolor化石标本在玉米洞遗址多数地层可见,而C.(S.)grayi则仅见于代表冰期气候的少数层位中,显示了玉米洞遗址堆积形成时期的古环境波动。

关 键 词:玉米洞遗址  鹿科 葛氏斑鹿  中–晚更新世  古环境 重庆  

分 类 号:Q9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