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煤矿区生态自然修复及其人工促进模式探讨    

Ecological natural restoration and its artificial promotion mode in coal mining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伟[1] 尹勤瑞[2] 刘祥宏[3,4,5]

LIU Wei;YIN Qinrui;LIU Xianghong(Central South Academy of Inventory and Planning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14,China;China Coal Pingshuo Group Co.,Ltd.,Shuozhou 036006,China;CCTEG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nov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13,China;CCTEG Chinese Institute of Coal Science,Beijing 100013,China;Research Center of Land Renov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in the Coal Industry,Beijing 100013,China)

机构地区:[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湖南长沙410014 [2]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朔州036006 [3]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5]煤炭行业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出  处:《煤田地质与勘探》

基  金:2021年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研发项目(GLM[2021]105号);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项目(2020-2-CXY001,2019-ZD004,2019-2-ZD005)。

年  份:2023

卷  号:51

期  号:4

起止页码:110-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3_2024、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自然修复为国家生态修复政策的重要方向;采取有限人工措施实现煤矿区生态的自然恢复促进,符合“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工程实际需求也更具市场应用前景。针对煤矿区3种主要受损土地类型,系统梳理生态自然修复方向的研究成果,研究分析人工促进自然修复的理念内涵,并结合煤矿区受损生态生境特征,探讨煤矿区人工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的分区分类治理模式及主要技术方向。研究表明,分区分类实施人工促进措施是低扰动、高效率实现煤矿区生态自然恢复的主要策略;具体实施中可在煤矿区生态自然修复潜力评估基础上,构建基于大部免于干扰、关键局部处理原则的人工促进生态自然修复3类区域治理体系,综合选用原有植被保护与促进更新、易扩繁乡土植被建植、微区域土壤重构改良、微地形地貌塑造等技术方法,来充分挖掘煤矿区的生态自然修复潜力,并应在矿区微地形与植被恢复关系、人工促进措施实施区域选择等方面加强研究,以进一步有效提升生态治理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本研究可为经济、高效和稳定地实现煤矿区生态治理目标提供基础理论及技术策略支撑。

关 键 词:生态修复 自然修复 人工促进  煤矿区

分 类 号:TD167] X17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