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与教育学融合的双重范式变革    

The Dual Paradigm Shift in the Two-way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凯[1,2]

LIU Kai(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Bohai University,Jingzhou 121013,China;Institute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of Bohai University,Jingzhou 121013,China)

机构地区:[1]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2]渤海大学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辽宁锦州121013

出  处:《开放教育研究》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本人工智能驱动的信息服务体系重构与应用研究”(22&ZD3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业仓’:基于招聘大数据的询证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20YJC880056)。

年  份:2023

卷  号:29

期  号:3

起止页码:4-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ChatGPT已成为教育界的热议话题,但大家对其应用和伦理的“浅”问题关注有余,对教育理论的“深”问题所言甚少。因此,提出正确的技术和理论框架支撑尤为迫切。本研究从技术论视角出发,基于专用和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框架,阐明ChatGPT本质是工具性的专用人工智能系统,OpenNARS是具有认知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并澄清专用人工智能“拟人化”“污名化”及通用人工智能“万能化”“夸诞化”等误解;从本体论视角出发,说明人工智能与教育学双向融合的可能性,揭示ChatGPT成功背后隐藏的教育学“密码”,指出人工智能开启了教育学“人—机”二元主体的新时代;从认知论和方法论出发,描摹人工智能与教育学融合的双向路径,诠释两个学科范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机制和逻辑框架。作为彼此的学科理论突破口,教育学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诠释视角和理论依据,人工智能为教育学带来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教育学真正的学术价值“隐秘而伟大”,但其学科地位与之潜能完全不匹配,不仅核心理论依赖其他学科“给养”,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饱受争议,甚至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也遭受质疑。今后,人工智能将因教育学而走得更远,教育学也将因人工智能夯实存立之基并取得科学性之争的胜利,成为打破学科边界、推动范式变革、促进学科融合的中间力量,最终掌握“大科学”时代的核心话语权。

关 键 词:教育学 人工智能 专用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  ChatGPT  

分 类 号:G43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