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89-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海岸线变迁及土地利用变化    

Variations of shoreline and land use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from 1989 to 2021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楠楠[1] 汤军[1] 杨元维[1] 高贤军[1] 宋树华[1,2,3] 胡谦[4]

YIN Nannan;TANG Jun;YANG Yuanwei;GAO Xianjun;SONG Shuhua;HU Qian(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Yangtze University,Wuhan 430100,China;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00,China;Sky Digital Technology Co.,Beijing 100176,China;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0,China)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 [2]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湛江524000 [3]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4]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0

出  处:《海洋地质前沿》

基  金:自然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0NGCM07);湛江市科技局项目(2021A05040)。

年  份:2023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1989-2021年7期Landsat TM/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使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Canny边缘检测算法、遥感解译分类方法等,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7期海岸线信息的提取,并从海岸线长度、变化强度、岸线多样性、海岸带陆域面积变化以及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1989-2021年大湾区海岸线长度持续增加,岸线变化强度具有阶段性,2004年以前岸线增长缓慢,之后岸线增长较快,2004-2009年为岸线增长高峰期;(2)研究时期内,大湾区各个区域内的岸线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珠海、香港地区、深圳、澳门地区岸线变化最强烈,其他地区相对稳定;(3)研究区内岸线类型变化明显,人工岸线逐渐取代自然岸线成为海岸线的主体,人工岸线增长达651.17 km,增幅较高,自然岸线减少407.89 km;(4)大湾区围海造地面积显著增加,增长速率较快,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由林地、草地、水域等大幅度转向为建设用地、养殖用地;(5)围海养殖、港口码头和填海造地等人为活动是大湾区海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条件、人为活动是岸线演变的重要驱动力。

关 键 词:粤港澳大湾区  水体指数 岸线变迁 遥感解译

分 类 号:P736.2] P539.2[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