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进展调查与未来路向    

A Survey on the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eacher Evaluation Refor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辉蓉[1] 刘燚[1,2] 丁丁[1]

ZHANG Huirong;LIU Yi;DING Ding(Faculty of Education/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Southwest University Branch Center of 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 for Assessment of Basic Education Qualit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Shaanxi 721013,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重庆400715 [2]宝鸡文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出  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效能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21BTJ021];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大招标课题“重庆市教育评价改革研究”[2021-ZD-01];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小学全科教师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研究”[BJZK-2019A3-19103]。

年  份:2023

卷  号:22

期  号:2

起止页码:82-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教师评价改革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347名中小学教师就教师评价改革的进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评价目的能够兼顾“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主体多元,教师评价标准以“德、能、绩、勤”为核心内容,教师评价方法多样,教师评价总体效果积极,教师的教师评价观呈进步取向。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教师评价的发展性理念未能充分彰显,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式微,师德师风评价有效落地遭遇困境,教师评价标准缺少分类且育人导向不明,教师评价技术“智能化”水平低,教师评价生态失衡。未来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应强化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价值导向、提高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落实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创新教师评价的分类标准、优化教师评价的进阶方法并重构教师评价的文化生态。

关 键 词:基础教育 教师评价 奖惩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分 类 号:G40-0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