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对比分析间歇正压通气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分别联合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IPPV and nHFOV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ulmonary Surfactant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那利[1] 朱江伟[1] 刘聪瑞[1] 王菲[1] 王璐[2]

NA Li;ZHU Jiang-wei;LIU Cong-rui;WANG Fei;WANG Lu(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Huang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nmenxia,Henan,472000,China;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医院新生儿科,河南三门峡472000 [2]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基  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WA2020HK41)。

年  份:2023

卷  号:23

期  号:10

起止页码:1924-19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B、CAS、IC、RCCSE、UPD、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对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分别联合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NIPPV联合微创PS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采用nHFOV联合微创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天数)、临床症状(吸气三凹征、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改善时间、血气指标[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呼吸暂停发生率、通气失败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2)观察组患儿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三凹征、气促改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儿治疗72 h时的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和O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和通气失败率为16.00%和10.00%,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结论:与NIPPV联合无创PS比较,nHFOV联合微创PS更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

关 键 词: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分 类 号:R7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