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千里“碳缘”一线牵: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 ( EI收录)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emission spatial association networks with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HAO Shuai;XU Lili;YANG Lili(School of Busines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Weihai Institute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Institute of Blue and Green Development,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 264200,China;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Shanghai 201209,China)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 [2]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威海264200 [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上海20120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243004,72074150,71773075)。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958-9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CSSCI、CSSCI2023_2024、EAPJ、EI、IC、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对1998–2016年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首次对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和解释.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可分为“各司其责”的四大板块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俱乐部”空间分布特征;各板块在样本时期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组,其中净溢出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减少,主受益和净受益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增加,而经纪人板块的组成省份虽然有所变化但总数保持不变;区域间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有所弱化,各区域倾向于以“互惠”或“组团”的方式参与碳排放空间关联“活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存在区域间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与梯度断层现象;较高的对外开放度、清洁低碳的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区域间产生更多的碳排放接收关系;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随能源结构的升级而呈现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梯度关联趋向;区域间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经济集聚、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上的互补性以及紧密的区域贸易联系,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碳缘”一线牵的特点.因此,加快推进实施区域一体化和碳交易市场等协作减排政策,将有效促进区域间的协同低碳转型发展格局得以实现.
关 键 词:碳排放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指数随机图模型 碳交易市场
分 类 号:F2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