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空间收敛性分析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Spatial Convergenc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Yongwei;CHEN Zhiyuan;RUAN Dan(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Wuhan College,Wuhan 430212,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农村居民增收:理论机制与路径检验研究”(22YJA790008);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规划重点项目“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基于农户收入视角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扩展应用”(2023GH038);浙江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2021C35046)。
年 份:2023
卷 号:38
期 号:7
起止页码:18-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科学把握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禀赋差异,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提质转型,实现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依据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实践,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融合和数字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使用改进的指数法测度并评估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采用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空间发展格局。研究发现,2015—2020年,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广东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青海暂居末位,并且落后型省份在数字经济测度的各项维度指标中均不具备优势。从整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形成了东部省份集体领先、中部群体次之、东北和西部区域相对落后的俱乐部式阶梯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在发展速度上,省域数字经济的年均增速高达10%以上,并且中西部地区的增速已经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形成集体追赶趋势。使用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对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分析显示,长期内,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省际之间的经济交流及空间溢出效应而形成收敛趋同现象,这一结论在条件收敛和绝对收敛模型以及变换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后均成立。研究结果表明,为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动态互促的良性发展格局,各地方政府及企业可依据自身禀赋条件,明确在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分工合作,推动资源跨区域配置,积极探寻适宜本地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经济路径。
关 键 词:数字经济 测度 指数法 信息熵 收敛性
分 类 号:F12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