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固态电池材料理论设计与电池技术开发进展
Theoretical design of new energy solid-state battery materials and development of battery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ongjie XU;Guanghui WANG;Yujie SU;Zhigao ZHANG;Haitong LI;Zhongzheng YANG;Yuchen WANG;Linyue HU;Guoqin CAO(Sino-Germa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Geo-Hazards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Henan 450046,China;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Beijing 100070,China;Henan Titanium Based 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Jiaozuo,Henan 454191,China;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Ltd.,Zhengzhou,Henan 450001,China;He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etal Fuel Cell,Zhengzhou,Henan 450000,China)
机构地区:[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中德资源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46 [2]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3]河南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焦作454191 [4]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 [5]河南省金属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0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32102241036)。
年 份:2023
卷 号:23
期 号:7
起止页码:943-9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由于可充电锂金属电池(LMBs)具有较高理论能量密度,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以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负极组装的固态电池(ASSBs)具有高安全性,被认为是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有效解决安全问题的一种有前景的电池技术。然而,LMBs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库仑效率低、循环性能差和界面反应复杂等。深入分析ASSBs的物理基础和化学科学问题对电池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证实和补充实验研究机理,理论计算为探索电池材料及其界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支撑,为设计综合性能更好的电池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工作论述了理论计算方法在电池关键材料计算中的应用和研究意义;综述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Li_(10)GeP_(2)S_(12)(LGPS)及银硫锗矿体系的理论和结构设计思路,包括锂离子的输运机理和扩散路径。分析了新型反钙钛矿Li_(3)OCl和双反钙钛矿Li_(6)OSI_(2)电解质体系的理论设计思路。综述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在缺陷调控下锂离子的输运机理。此外,本工作针对新型卤化物电解质体系的理论设计也进行了介绍。介绍了计算材料学在电池材料性能研究中的作用:借助理论手段分析离子传输机制、相稳定性、电压平台、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界面缓冲层和电极/电解质界面等关键问题;理解原子尺度下的充放电机制,并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提供合理的设计策略。总结了固态电解质和ASSBs电极与电解质间界面的理论计算的最新进展。最后,对ASSBs理论计算的不足、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材料理论设计 锂离子固态电池 电解质 界面工程
分 类 号:T9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